导航 : 首页 四川 资阳 安岳县 毗卢洞

毗卢洞介绍

毗卢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的石羊镇赤云片区油坪村塔子山上,距县城45公里。安岳至大足的公路横穿塔子山脚。这里,山峦叠翠,岩石峭立,毗卢洞就凿在这些磊磊秀石之中。毗卢洞其实是毗卢洞、幽居洞、千佛洞和观音堂的总称,现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,碑刻题记32处。 观音堂内雕刻的那尊“水月观音”,又称“紫竹观音”,因背倚紫竹林而得名。其容貌温雅、神态倜傥,有很浓的世俗风味,是全国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。 这一造像被人们称为美神,成为安岳石刻的代表。这样姿势的佛像,只在山西平遥县以彩塑闻名全国的双林寺看到过,在那里叫自在观音。如此不同而类似的艺术匠心,实在太难得了。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把她誉为“东方的维纳斯”,是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。这个造像设计奇绝。身体不是全部浮雕,右手臂、荷叶、莲花、五指和巾带,都用的镂空雕技。坐的莲台和足踏的莲蕊间都镂刻出大量空间,以肩搭的披巾连接,减轻了巨石重量,又给人以和谐美感。最令游人叫绝的是身躯侧坐和翘起右脚,突破了佛像正襟危坐的宗教仪轨,加上注重自然采光,游人不论从那个角度都能获得同样的审美效果。 这尊紫竹观音高3米,悬坐于那凸露的峭岩石窟之中。她背倚浮雕的紫竹和柳枝净瓶,头戴富丽华贵的贴金花冠;蛾眉上竖,凤眼下垂,直鼻微隆,朱唇略闭;上身穿短袖薄裟,袒胸裸肘,臂戴膀圈,璎珞象随身而泻的金色瀑布,网坠于胸腹;下身长裙薄如蝉翼,紧贴于腰腿之间,衣裙飘逸,富于动感。她坐在一张3米长的弧形荷叶上,上身稍左侧;左手抚撑叶面,右手放在膝盖,五指自然下垂;一双秀丽的赤脚,左脚悬于莲台,轻轻踏着花蕊,右腿弯曲上翘,脚踏莲叶,故人们又俗称她“翘脚观音”。紫竹观音仿佛就是一位丰姿绰约、温柔潇洒的妙龄女郎。她既具少女的妩媚,又具女神的仪容,世俗风味极浓,人们又爱称她为“风流观音”。看了紫竹观音,令人不得不为宋代雕刻大师们那出神入化、巧夺天工的精堪技艺所折服。 幽居洞雕刻的密宗第五代祖师柳本尊造像别具特色。特别是在高6.6米,宽14米,深4.5米的毗卢洞中,雕刻的柳本尊的“十炼修行图”构图严谨,造像生动,通俗易懂,堪称精品。它主要通过以炼指、立雪、炼心、炼踝、剜眼、割耳、炼顶、舍臂、炼阴、炼膝十种苛苦修行来宣扬密宗教义。两侧还刻有神态威严的执斧、仗剑的0金刚。来到洞里,大有阵阵寒气袭来之感,令你对佛法的神圣肃然起敬,或者望而生畏。毗卢洞的“十炼图”就像一幅幅讲经说法的连环画,柳本尊“十炼修行图”,造像图文并茂,中部造像形象铺陈柳本尊炼心、炼阴等内容。两侧又有神态威武、执斧仗剑的天王和护卫金刚,是研究四川密教和柳本尊生平的宝贵史料。 毗卢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安岳八庙卧佛院

安岳县周边景点

安岳石刻
安岳石刻

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(公元521年前后),盛于唐、五代和宋,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,经近年文物普查,全县有摩崖石刻造像105处,造像10万尊左右,高3米以上的上百尊,5米以上的40多尊,15米以上的两... [全部]

安岳华严洞
安岳华严洞

在石羊镇箱盖山悬崖峭壁上,凿有大小两洞,内有宋代造像159躯,历代碑刻题记24处。 大洞叫华严洞,洞高6.2米,宽10.1米,深11.3米。正壁坐高5.2米的华严三圣像,中坐毗卢遮那佛,左右分别是文... [全部]

孔雀洞
孔雀洞

在安岳县乐阳镇南55公里的双龙街附近孔雀山。原有清建寺庙,现仅存部分房舍。 寺后岩壁间,凿有大小佛像10龛,现存摩崖造像70余躯。其中宋代孔雀明王造像龛高4.7米,宽4.3米,深2.7米。正中雕刻立... [全部]

安岳玄妙观
安岳玄妙观

在安岳县鸳大镇玄庙村集圣山腰。有一蘑菇状的平顶巨石,周长43米,高6米,周围凿大小龛窟79个,龛窟内外雕刻大小石像1293躯。 此处现存唐碑4块,一块系唐开元十八年(730)同邑人李玄撰刻的《般若波... [全部]

圆觉洞
圆觉洞

圆觉洞摩崖造像由四川省人民政府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圆觉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角1.5公里的云居山,因山上刻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。这里的石刻造像分布于南、北两岩,有龛窟编号76个,大小石刻造... [全部]